学位授予单位名称: 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10360
交叉学科名称 |
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 |
交叉学科代码 |
99j5 |
所涉及一级学科 |
代 码 |
名 称 |
学位授权级别 |
1202 |
工商管理 |
博士 □ 硕士 √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硕士 √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 □ 硕士 √ |
|
|
|
|
|
|
|
|
|
接受质询
联系电话 |
0555-2315329; 18655522718 |
接受质询
电子邮箱 |
shihuacao@ahut.edu.cn |
|
|
|
|
|
注:1.请填写相关项目,并在相应的“□”划“√”;
2.本方案将上网公示。
2014年09月10日
一、该学科基本概况
(一)学科内涵
本学科作为一门研究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和管理的交叉学科,其具体内涵有: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研究。主要是应用创造学原理,通过对知识产权创造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揭示提升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创造的效率和知识产权产出率的方法、途径和规律。
二是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研究。主要研究知识产权实践活动中新的现象与问题、运营方式与管理规律。特别是有关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状况分析、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及其规范管理等实践活动。
三是知识产权制度研究。主要研究专利、商标、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地理标记等具体制度的建立依据、实施状况、存在问题、完善对策等。
(二)国内外设置该学科的状况和发展情况
1、国内概况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始进行知识产权的教学与研究以来,特别是在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宣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科研院所在依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纷纷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主要高校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设置大体包括两种情况:
(1)独立的二级学科(专业),这其中又包括“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管理”。设置前者的高校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设置后者的高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
(2)设置在法学、管理学相关二级学科下面作为专业方向/研究方向。比如经济法学、民商法学以及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情报学、工商管理、项目管理下的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方向。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生教育往往依托于法学学科,大多以培养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为主,而在知识产权创造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却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一方面与企业和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实际需求脱节,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优秀理工科学生进入本学科的学习深造,因而不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专利实务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实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上述问题已经得到我国高校的重视,从第六届(2012,上海)和第七届(2013,温州)中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反映的情况来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仅是法律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的还有管理经营型实务人才的培养,而知识产权创造人才的培养则更具有战略意义,尤其是以工为主的高校也应在此方面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
2、国外状况
在美国,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以各大学内设立的法学院为主,并由非官方非盈利机构美国律师协会为统筹认证机构。相关学位有法律博士学位以及知识产权方向的法学学位如ll.m(master of law)。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各个法学院相继在法学专业中开始设置知识产权法课程,并且成立了若干知识产权法研究的机构。美国的法学专业只招收非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三年的法学教育,并对合格学生授予法律博士学位(简称j.d.,即juris doctor)。已经获得法律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选择是否攻读知识产权方向的ll.m,ll.m的学制一般为一年左右,经过一年的知识产权方向的ll.m的学习,使得法律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在知识产权方向的基础更为深厚。在美国,至少有5所法学院提供知识产权ll.m学位:富兰克林皮尔斯法律中心、乔治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休斯敦大学。美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一般情况表现为:第一,美国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主要对象是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主要面对在前已经获得一个非法学专业学位的法学专业学生。第二,高校多将知识产权法学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理论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第三,对于理工科要求较高的专利法和对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等要求较高的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法等,充分利用学生相应理工科前专业的复合学科背景,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技术或者管理的知识产权实务人才。
在日本,2002年日本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将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并列,作为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四大支柱之一,并设计出了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体制,以培养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实现其经济的持续发展。从 2004 年起,日本开始招收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以东京工业大学为例,该校考虑到学员将来的就业取向,其人才培养的课程是以企业和非营利性法人的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的。其培养模式注重知识产权的交叉学科性质,分别设置了知识产权法、经济管理和理工科目三大模块。三大课程模块没有直接联系,每一模块单独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平台。2012年3月,大阪工业大学和东京理科大学等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的6所大学进行合作,培养精通日本企业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实务的亚洲人才,计划将这项教育升格为在3年内可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可见,日本也非常重视培养理工和法律结合的知识产权研究生。
(三)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知识产权的创造方法。该研究基于每类知识产权的特性和保护的要件,应用创造学原理,通过对知识产权创造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找到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方法、途径和规律。指导企业和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提高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创造的效率和知识产权的产出率,形成能够为创新主体实现自身商业价值的创新成果。
2.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研究知识产权实践活动中新的现象与问题、运营方式与管理规律。具体方向有:新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性评估;潜在商业价值评估;专利申请全过程质量管理;市场推广和营销;许可转让交易价值评估;交易谈判;相关交易合同的谈判、修改、审批、制作和履行。
3.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主要研究专利、商标、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传统知识等具体制度的建立依据、实施状况、存在问题、完善对策等。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立法依据、法律建议和政策咨询等。
(四)该学科的理论基础
该学科的理论基础首先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一切活动都必需符合法律规定,知识产权本身也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因此,该学科的建立离不开法理学基本理论、民商法基本原理、知识产权本身的理论体系。法理学的法律权利与义务理论、法律效率与公平正义理论,民商法的权利取得、行使、保护理论,法律行为效力理论,侵权行为理论,合同法理论等均为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其次是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虽然在形态上有其特殊性,但它仍然是客观实在的财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从知识转变为财富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运营和管理活动。所有权是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对无形的知识产权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的经营、使用效益。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与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学有所区别的是:知识产权专业更加强调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
第三是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基础。创造离不开工程或产品对象,由于知识产权领域更多的是要接触到一些高科技、高技术项目等,只有比较好的理工科基础才能很好地理解认识这个技术或产品。所以,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五)该学科与其相近学科的关系
1.该学科与民商法学科的关系。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以民商法学科及其理论为基础。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以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为前提,因此,该学科的许多基本范畴和基本理念必须放在民商法的语境中,才能够得到合理的、科学的解释。比如知识产权的私权性、知识产权的主客体制度、侵害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等,都是对民商法学科和民商法理论的借鉴;此外,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依然是建立在民法基本规范和制度的基础之上的,该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民商法学科的发展。但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两者的学科定位不同,知识产权的创造是指如何进行制度建设,鼓励创造和创新,这实际上属于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的经营和应用,是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商业化,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问题,也属于知识产权管理。因此,该学科的定位可以概括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创造、经营、应用和保护。民商法学科内容主要由“民法”和“商法”构成,知识产权法律的内容只占其中很少部分,而知识产权法是确认、规范和保护知识产权权利的一类法律的总称,可以概括地说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2.该学科与技术经济及管理的关系。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以技术的研发、流通和应用为基本研究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都是伴随着两个根本转变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设立的。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十分很明显的。两者的学科内涵不同: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知识产权战略与制度、知识产权的创造方法、知识资本与价值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其研究方向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经营和应用展开;而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项目评价与管理、技术转化与技术贸易等,其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着技术经济分析、技术创新管理和项目管理。尽管两者在促进技术创新上有所交叉,但两者的实现路径并不相同:知识产权管理通过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推动技术创新,而技术经济及管理通过对技术经济的分析、技术创新的管理实现,且其中的技术创新成果未必都能转化为知识产权输出。
3.该学科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现代大多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属于企业,同时,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等)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的管理,包括研发、制造、销售全流程的管理均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因此,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然而,知识产权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内容之一,反过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也只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之一,二者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有较大差别。
4.该学科与其他技术学科的关系。知识产权的客体极具科技含量与知识要素,从这一点上说,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是以其他技术学科为背景的。例如,著作权制度在其三百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印刷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电子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网络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的不同阶段,深受传播技术变革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的基因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则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紧密相关。
二、设置该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社会对该学科人才的需求情况
1.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需求
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它与其他许多学科相结合构成了相应的许许多多的分支学科。我国的创造学者把创造学理论与高校知识产权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目前全国有 100余所高校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有关知识产权创造的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然而,目前从事知识产权创造研究的学者,都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学活动,而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创造学理论和知识产权创造活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而真正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的从事知识产权创造的师资就更加缺乏。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从事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人才。
2.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需求。有研究表明,对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最大的是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几乎占到需求量的50%。我国注册的公司超过1000万家,企业今后对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企业对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职责正逐步明晰,并分化出更为明确的专利检索、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专利申请综合管理等具体职位,对具体工作要求越来越细化,这对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企业对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细分为创造保护、管理等类型。
3.知识产权社会中介与服务专业人才需求
①知识产权律师。据司法部有关调研报告统计,当前我国主要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具有理工类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为复合型的人才较少,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律师更少。我国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律师在全国不超过800人,真正较多接触和较熟悉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至今大约在六、七百人左右。2014年至2020年,我国可能再需要有500名左右较熟悉或者较精通知识产权诉讼业务或者非诉讼业务的律师来进行自然更替。
②专利代理人。2008年我国受理专利申请总量82.2万件及其发明专利申请30.0万件,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约占其百分之七十多。每个执业专利代理人如果每年平均代理专利申请80件,专利申请的委托代理率在75%左右,则预计至2014年我国专利代理人的总量为7000以上,考虑到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新老替换,需求缺口应当在3000人以上。至2020年期间因自然更替原因而应当再需要专利代理人2000人以上。
③商标代理人。我国现有商标代理人为近5000人。如果以每位商标代理人每年平均代理我国注册商标申请案100件。那么估计至2014年我国还需要增加商标代理人以及其他商标代理从业辅助人员共2500人左右。2014年至2020年期间,包括自然更替原因在内应当再需要商标代理人2000人以上。
④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经纪人。我国的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经纪人至今还在萌芽时期,人数很少而且尚未具规模效应。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经纪人其实主要就是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贸易的中介人。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产业应当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经纪人也应当存在较大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初步预测,至2014年我国至少再需要增加2000名以上的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经纪人,至2020年,应当再增加k8凯发百家乐的版权经纪人2000人。
⑤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纪人是科技成果转化、专利许可证贸易以及其他技术贸易的中介方与促进者。我国的技术市场已经启动有年,但是仍然有待进一步发育和养成。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是我国当前科技进步及其知识产权工作的瓶颈问题,因此技术经纪人具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初步预测,到2014年,我国至少需要近3000名以上的技术经纪人。至2020年,包括自然更替原因在内应当再增加技术代理人2000人以上。
(二)设置该学科的目的
设置本学科目的有二:
第一,适应时代和地方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随着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国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理工科本科背景,法律、管理与经营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人才。在我校设置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专业硕士点正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知识产权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规模,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交叉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整个安徽省尚没有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我校设立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交叉学科,对于促进本地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更具有突出的意义。
第二,有利于学校学科布局合理与优化。安徽工业大学是一个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我校目前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大类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本科专业。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的内容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在具有工科优势的多科性大学设置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交叉学科,能够充分实现法学知识、管理知识和理工知识的有机结合,充分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机结合。因此,设置本学科能够合理利用学校资源,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学科地位,以实现学校“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目标。
(三)本单位设置该学科已具备的基础
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专业强调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其他工科专业的交叉性,因此该学科点的设置需要综合各学科的师资与科研力量,而我校作为一所多科性大学,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均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学科优势,我校在师资队伍、人才建设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因而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
本学科师资来源于我校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多个教学和研究机构。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23人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博士在读2人。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身份。专业教师中有全省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中青年教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我校知识产权教学团队,分别具有法学、管理学和理工科背景,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
本学科点的学科方向主要学术骨干情况表
研究方向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 |
导师资格 |
知识产权创造方法 |
冷护基 |
男 |
51 |
教授 |
东南大学、机械设计、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张玉华 |
男 |
53 |
教授 |
韩国国立昌原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郜振华 |
男 |
42 |
副教授 |
东南大学、 系统工程、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陈 翔 |
男 |
54 |
副研究员 |
青岛化工学院、化学、硕士 |
|
知识产权经营管理 |
刘家树 |
男 |
39 |
教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量经济学、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汪和平 |
男 |
44 |
副教授 |
上海理工大学、战略管理、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潘瑞林 |
男 |
41 |
副教授 |
大连理工大学、企业管理、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张洪亮 |
男 |
32 |
讲师 |
天津大学大学、精益生产、博士 |
|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
曹世华 |
男 |
51 |
教授 |
安徽大学、法律、学士 |
硕士生导师 |
陈志勇 |
男 |
53 |
副教授 |
南京大学、法学、双学士 |
硕士生导师 |
邓可祝 |
男 |
48 |
副教授 |
安徽大学、法律、硕士 |
硕士生导师 |
李 欣 |
女 |
29 |
讲师 |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 |
|
本学科团队成员一直从事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教学研究方面,近五年来,由本学科团队成员主持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项,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项,省级教学改革一般项目3项,其中,《创造学与知识产权》被评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以工科院校知识产权创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改成果分别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曹世华教授主编的《知识产权法学》被列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学研究方面,近五年来,由本学科团队成员主持的省部级以上课题27项,目前在研的课题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和安徽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共16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40项。出版著作、教材18本,获省政府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12项。五年来,在《知识产权》、《科技与经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软科学》、《电子知识产权》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90篇。这些研究项目和成果为开设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研究方向带头人曹世华教授,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学的教学与研究,现为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安徽省法学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民商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市政府委托课题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曾在《法学研究》、《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知识产权》、《著作权》、《电子知识产权》、《改革》、《财贸经济》、《中国出版》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研究参考》、《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转载、摘录或收目。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第一完成人)。“安徽省法学会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各1项(第一完成人)。在知识产权研究领域,尤其是网络知识产权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知识产权创造方法”研究方向带头人冷护基教授,长期从事创造学与知识产权的教学与研究,现为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安徽工业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主任,主持纵横项科研课题16项,科技部创新基金1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申请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授权专利25项。主持和参研教改课题12项,曾获得安徽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开设创造与发明系列课程,指导大学生申请专利800余项,其中授权525项。在创造学与知识产权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大学生知识产权创造力、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研究方向带头人刘家树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方向的研究探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系统工程》、《财贸研究》、《科技与经济》、《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管理研究》、《软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的产学研协作机制和企业自主品牌培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
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校开设《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公共选修课程,对全校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1998年开始经济法本科专业教育,《知识产权法》即作为专业方向课开设。2006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其中设置了知识产权管理方向。目前,本学科所在的教学单位,具有4个本科专业,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每年为社会培养近15名优秀硕士研究生、240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另外,这些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突出,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每年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本学科有8位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分别在社会法、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等硕士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四)该学科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国的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决定了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学科具有可持续、迅速发展的前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应当“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国家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与护保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知识产权学科发展具有了良好的政策和资源保障。
其次,从事知识产权创造、申请、管理、应用、许可、保护等是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些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理工科背景与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相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深入,对于横跨法律、管理科学和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复合型、高水平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数量很大。这种交叉复合型人才在将来的二十到三十年里均属于市场稀缺的人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人格,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 能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咨询与服务、经营与管理、运用与保护、宣传与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
1.生源要求
具有法学或经济学、管理学和理工科背景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学士学位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类人员,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及高度的政治觉悟。
基于知识产权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为了鼓励学科交叉,欢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报考本学科研究生。
2.选拔方式
一是全国统一入学考试。通过国家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及安徽工业大学组织的研究生复试,成绩合格者,依据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二是推荐免试。按照安徽工业大学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和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
知识产权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
1.必修课的设计
必修课除了公共基础课以外,其他课程主要由法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核心课程组成,主要包括:《民商法概论》、《知识产权经济学》、《高级管理学》、《现代工业概论》、《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
必修课的设置主要考虑到本学科属于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所依赖的主要是法学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与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以上课程设置尽可能考虑到这一特性。此外,开设《现代工业概论》是鉴于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我校以工科为主的特色和学科优势。
2.选修课的设计
选修课由三个模块组成,分别针对三个不同的学科方向而设置,具体的课程设置则注重本学科方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反映本学科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
①知识产权创造方法方向的课程模块。《创造工程与知识产权》、《专利与技术评估》、《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专利局势分析与预警》、《知识产权创造技法及其训练》。
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方向的课程模块。本方向的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与企业管理》、《知识产权诉讼实务》、《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投资与运营》、《专利申请全过程管理》。
③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向的课程模块。本方向的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著作权法专题》、《专利法专题》、《商标法专题》、《国际知识产权专题》、《网络知识产权专题》。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各类课程名称、课内学时、学分分配如下: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必
修
学
位
课
程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3 |
研究生英语读写与翻译 |
60 |
2 |
1 |
4 |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
30 |
1 |
2 |
5 |
民商法概论 |
40 |
2 |
1 |
6 |
知识产权经济学 |
40 |
2 |
1 |
7 |
高级管理学 |
40 |
2 |
1 |
8 |
现代工业概论 |
40 |
2 |
1 |
9 |
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 |
40 |
2 |
1 |
合计 |
344 |
16 |
|
公共选修课程 |
知识产权专业英语(必选) |
40 |
2 |
2 |
前沿学术讲座(必选) |
40 |
2 |
2 |
方
向
选
修
课
程
|
知识产权创造方法方
|
创造工程与知识产权 |
40 |
2 |
2 |
专利与技术评估 |
40 |
2 |
2 |
专利文献检索与利用 |
40 |
2 |
2 |
专利局势分析与预警 |
40 |
2 |
2 |
知识产权创造技法及其训练 |
40 |
2 |
2 |
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方向 |
知识产权与企业管理 |
40 |
2 |
2 |
知识产权投资与运营 |
40 |
2 |
2 |
知识产权诉讼实务 |
40 |
2 |
2 |
知识产权代理 |
40 |
2 |
2 |
专利申请全过程管理 |
40 |
2 |
2 |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向 |
著作权法专题 |
40 |
2 |
2 |
专利法专题 |
40 |
2 |
2 |
商标法专题 |
40 |
2 |
2 |
国际知识产权专题 |
40 |
2 |
2 |
网络知识产权专题 |
40 |
2 |
2 |
注:非学位课程必须根据研究方向需要,至少修满16学分,在导师指导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中。
(四)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1.培养环节的设置与要求
(1)理论学习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要求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6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6学分。另外同等学力考生和非相近专业的考生还应该补修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和管理学三门课程,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要求第二学期前完成,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自学为辅,考核方式同选修课。
(2)学术活动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第一,学术报告。每人必须完成做2次公开学术报告且其中必须有一次是在院学科点及以上做的公开学术报告;必须参加8次各类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本学科学术会议。第二,学术讨论。每位研究生必须参加专业组织的学术讨论和导师组织的学术讨论。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课题研究工作。第三,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以硕士点所在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
(3)专业实践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实训实验。主要有:创意训练、创新的价值作品制作、综合创新实验、创新成果的可专利性评估、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
二是知识产权管理实务。含专利文献检索、专利分析报告、专利地图制作、专利预警分析、商标检索、涉外知识产权实务。
三是知识产权模拟法庭训练。分刑事、民事、行政三种任选,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类型任选,由教师组织,由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
2.质量保证的措施
第一,成立本学科硕士生导师组,总体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
第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在稳妥利用本学科原有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加强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
第三,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在重视导师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为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科基础和应用研究,本学科拟安排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中心直接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或课题研究工作,采用合作培养的方式。
第四,加大经费投入,通过质量工程建设,改善研究生教学条件;通过科研工作室和图书资料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加强与公共部门联系,提升创新能力。
3.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等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鼓励和引导硕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知识产权实践有着重要意义的课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学位论文工作包括:阅读文献、科研调研、开题报告、实证研究、撰写论文、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
(1)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有助于加强对硕士生能力尤其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对扩大硕士生了解本学科发展新动向及新成就,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及论文工作等都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第二学期起,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逐步安排文献资料阅读,每个硕士生文献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00篇(部)。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生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期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及开展调查研究和初步实证分析后,在第三学期期初提交文献综述并撰写开题报告。硕士生的书面选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书面选题报告按《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样表》和《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撰写。
(3)论文撰写。学位论文撰写在第三到第五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体现充分的工作量和成果的先进性。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工作,必须是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文句简练、通顺、数据可靠、图表清晰,严格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学位论文撰写应遵守《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样表》的要求,并按标准封面装订。
(4)论文中期考核
研究生必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作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对一次或二次仍未能通过者,做出相应的处理规定。
须有至少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师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理论分析、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
(5)论文预答辩(预审)
研究生在申请论文送审答辩前,必须提交经导师审阅同意后的学位论文,同时以讲述方式,作论文预答辩。经导师组预答辩合格、导师组组长签字后,送请外校同行专家评阅,符合学校要求者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6)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校外评阅合格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程序按我校的统一规定进行,论文答辩应在第五学期期末以前完成。在申请学位之前, 硕士生至少要有一篇与本学科相关的、以硕士点所在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四、该学科的建设规划
1.研究方向
本学科近年来一直重视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运营和知识产权创造研究,并且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学科准备进一步加强这三个方向的研究,并向其他交叉、边缘学科渗透,着力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具体包括:
(1)新发明和专利的专利性评估;
(2)发明的潜在商业价值评估;
(3)专利申请全过程质量管理;
(4)市场推广和营销;
(5)许可转让交易价值评估;
(6)知识产权交易合同的谈判、修改、审批、制作和履行。
2.师资队伍
本学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本学科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进修、攻读学位、引进学术带头人等方式,争取在近五年内,增加高级职称5人(其中,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方向1人,知识产权运营和知识产权创造研究方向各2人),引进培养博士6人(其中,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方向1人,知识产权运营研究方向3人,知识产权创造研究方向2人),使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70%。引进学科带头人1-2人,使得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更加优化。
3.人才培养
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关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规定,重视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能力和学术品德教育。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第一,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按照省和学校规定,积极进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在三年内将2门必修学位课程和2门选修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第二,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认真执行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决定,积极探索导师组培养模式。第三,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道德建设,培养研究生调研、科研等学术能力。高度关注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把研究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第四,完善人才培养体制,形成导师、导师组、学院和研究生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和谐局面。
4.科学研究
本学科拥有知识产权校级创新团队,近三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具有一定科研基础。本学科将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争取在未来三年内,获国家社科基金3-5项,省部级课题5-8项,其他课题10-15项。出版著作和教材5部,发表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围绕科研课题推进团队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学科科研团队注意与企业、政府的横向合作,为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社会服务,近三年获得20万元的收益。今后将继续加强社会服务,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训条件。
5.学术交流
本学科高度重视学术交流活动,近三年先后选派4人攻读博士学位,3人做访问学者,4人进行短期课程进修,25人次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15人次来校讲学。本学科将继续加大学术交流力度,争取三年内投入专项经费60万元支持教师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6.教学科研条件
学校已经先期投入20万进行知识产权教学团队建设,骨干教师配有专门的工作室,为提升本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经管文教学实验中心建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相关实验室。本学科在未来几年内争取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建立3-5个研究所,改善科研工作条件,更新和升级经管实践教学基地硬软件,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7.经费保证
学校重视加强文科教学科研团队、实习基地及图书和电子资料建设,每年投入超过百万元。学校制定了比较优厚的奖励政策,纵向课题按到校经费的80%返还学院,横向课题20%返还学院,近三年每年投入22万元左右。学院为纵向课题和科研著作给予经费配套支持,近年来每年为此投入约15万元。本学科教师科研经费充足,亦可满足学生调研等需要。